上财“学者·学问·学派”论坛(第十八期)——估值的逻辑与相关检验

时间:2018-11-23浏览:677设置


10月25日晚,由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主办,校团委、学生联合会共同承办的上财“学者·学问·学派”论坛第十八期于武东路第五阶梯教室开讲。本期论坛邀请到我校金融学院公司金融系主任邓辛副教授。邓老师从估值的应用价值出发,以生动诙谐的语言阐述了估值的逻辑、估值的哲学以及更深层次的思考。论坛吸引了百余名校内外师生共同聆听。

首先,邓老师将估值作比炒菜,称估值是没有“菜谱”的“炒菜”,其主观性较强,没有标准答案,通常是无限趋近于“完美”答案的过程。估值有极高的重要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经济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起点。估值的逻辑非常简单,日常生活中的比价行为以及对商品价格的预估就是估值的体现,邓老师指明估值其实就是我们对每次经济活动的心理估价。客观上,个人的信息集不同;主观上,个人的效用偏好不同,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估值的差异,而估值的差异恰恰是促成交易的必要条件之一,比如效用的差异引起了投资和投机行为。邓老师指出审慎的估值行为是市场有效的基础之一,她引用巴菲特为格雷厄姆所做的书评:估值的意义在于从市场上错误行为获利,而不是成为错误行为的执行者。

在介绍了估值的一般过程即信息的收集与加工等基本知识后,邓老师讲述了估值的哲学——永远的周期轮回。估值的有效性决定于市场环境,市场的周期决定了估值的周期。邓老师复盘了美股从二战时期开始,经历了马歇尔计划,内需旺盛时期,滞涨时期,“漂亮50”、互联网泡沫、房地产泡沫,再到目前制造业回归的70年周期行业轮动过程。与美国相比,我国也经历了相似的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房地产市场的长盛不衰,但是这种周期的变化在大盘走势的体现并不明显,邓老师分析个中原因是国内公司治理机制还有待加强。

最后,邓老师带领同学们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公司的估值受哪些因素影响?邓老师以学术研究的热门领域——公司治理中的性别因素为例,阐述了相关检验。经验研究表明,高管中女性比例与资产收益率(ROA)有正向关联。这是否意味着董事会中的女性比例就会影响公司的估值呢?邓老师强调道,相关性并不等同于因果性,女性董事通常能力超群,在任职中可能存在对公司的逆向选择。从这一有趣的现象,邓老师引入了对估值的原材料——“信息”的思考。社交网站的繁盛使得日常信息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基于大数据技术与相关性建模,我们的社交信息或能为估值决策提供更高的价值。

上财“学者·学问·学派”论坛系专为上财本校学者讲授和传播其所做学问的论坛,旨在提升上财学者与师生就学科学问进行研讨和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加强认知和思想碰撞,推动在相关学科领域上财学派的形成。整场讲座,邓老师以丰富的例证,别具一格的互动交流,形象生动地讲述了估值的基本逻辑以及相关检验,深入浅出,鞭辟入里。讲座结束以后,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就估值方法的应用、电商公司的估值等问题与邓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场关于估值的讲座既是低年级同学的入门课,又是高年级同学的启发课,激发了学习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开阔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