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学者·学问·学派”论坛(第二十八期)——货币观念嬗变的经济哲学沉思

时间:2019-09-26浏览:669设置

9月18日晚,由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主办,校团委、校学生会承办的上财“学者·学问·学派”论坛第28期走进武东路梯十一报告厅。学期伊始,论坛邀请到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曹东勃副教授主讲。曹老师回溯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货币观念的变化,指出货币是人类文明演化的产物,也是文明进步的记载者。货币观念的变化,反映的是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变化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实践及其理论探索与制度创新的伟大历程。论坛主持人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宋锐担任,论坛吸引了大批观众慕名而来,报告厅座无虚席,近两百名校内外师生一同聆听了本期论坛。


首先,曹老师从“既重要又不重要的货币观念”开始讲起。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三十年间,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和开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阶段,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公众确立新货币观念的重要时期。带有鲜明时代痕迹的货币形态及其功能设定,形塑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货币观念。


接着,曹老师分析了1978年至1992年货币观念的变化。回望这个阶段,经历了太多务虚的讨论、理念的辩白、思想的碰撞,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然而在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这14年的思想准备是决定性的、无可替代的。曹老师补充道:“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正因为有了市场,货币功能才得以发育得更为健全。在市场体系里流通运转的货币,才不再只是一个计量的单位和符号,才真正成为完整意义的货币。可以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宣示本身,也打开了货币功能进一步完善和延展的广阔空间,后来的资本市场才得以发育。

随后,曹老师提出,1992年到2012年这一时期则明显给人一种来自市场和社会的大胆探索、实践、创新、突破大幅度“领先”于思想观念变革的印象。从1992年十四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到2012年十八大描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二十年间,充分运用货币、资本、财富诸要素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并逐渐达成共识,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时空观。这一段历史时期既是改革爬坡过坎的攻坚期,也是改革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的加速期,同时也是改革过程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累积和显露的潜伏期。货币功能的酸蚀效应诱致货币观念新的变化,“货币万能论”的论调正是这一阶段万物“野蛮生长”的副产品。


最后,曹老师讲述了自2012年十八大以来的货币的基本定位:一方面,对内更加聚焦于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在货币功能因应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所做的一系列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对外日益崛起成为一种主权国家的重要标志,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为具有特别提款权的国际通用货币。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的历史转型,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货币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功能与定位。十八大以来,决策者基于改革开放的经济实践和1998、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洞悉货币的深层本质,下决心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与监管终结那种呼风唤雨、一夜暴富的资本奇迹、货币神话,给货币戴上“紧箍咒”,把货币的疯狂与魔鬼一面重新关入“潘多拉魔盒”。


互动环节,师生间就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人民币贬值现象、“张华救老农”的思考视角、“抢盐风波”与取消粮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上财“学者·学问·学派”论坛系专为上财本校学者讲授和传播其所做学问的论坛,旨在提升上财学者与师生就学科学问进行研讨和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加强认知和思想碰撞,推动在相关学科领域“上财学派”的形成。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曹东勃老师在历史时空的背景下诠释了货币观念的嬗变,强调了自十八大以来的制度建设和理念辩正,促进了“人的社会本质”的复归。曹老师凭借其缜密的逻辑、广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哲学分析与现实问题的精彩碰撞,新学期第一场“三学”论坛在曹老师引人入胜的学术演讲与同学们高涨的学习热情中圆满结束。

返回原图
/